博美犬的演变之路:如何从雪橇犬变成掌上明珠

拥有狐狸一般的俏皮神情,以小巧可爱、聪明活泼而闻名,从波美拉尼亚到白金汉宫,古典艺术直到今天的现代流行文化中经久不衰的明星——博美犬。

博美犬又称狐狸犬、博美拉尼亚犬,而“Pomeranian“便直接揭示了这种小型犬的地理起源:在十八世纪以前的德国,也就是今天的德国东北部和波兰西北部,波美拉尼亚地区,博美犬的祖先斯皮兹犬开始演变成今天的小型玩赏犬。

斯皮兹犬是一种体重可达13-20公斤的白色大型工作犬,主要用于牧羊和拉雪橇。虽说经过许多个世纪的漫长演变,我们却依然能在今天的博美犬身上看到斯皮兹犬的特征:竖立的耳朵、浓密的长毛、尾巴卷曲在背上。
不过,命运真正的改变是因为英国人。

18世纪末,博美犬已经开始被引入英格兰,不过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。直到1761年,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夏洛特王后从波美拉尼亚带回了两只博美犬。这两只犬体重仍在9公斤左右,比现代博美大许多,但却已经开启了博美犬在英国上流社会的知名度。

在英国,尤其是上流社会,对这种犬的需求不再是放牧或拉雪橇,而是作为陪伴和彰显身份的宠物。这种需求的改变直接驱动了其体型和外貌的选育方向。人们开始追求更小巧、更精致、更符合贵族审美的个体。于是,近乎必然的,博美犬开始由大型工作犬转变为小型陪伴犬。

最终让博美犬风靡全球、并固定为今天我们所见体型的,是乔治三世的孙女:维多利亚女王。1888年,维多利亚女王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度假时,发现了一只小博美犬,体重仅约5.4公斤,远远小于当时英国常见的大小。女王对它一见钟情,并将其带回英国。
 

维多利亚女王在皇家犬舍进行繁育,致力于培育体型更小、颜色更多样的博美犬。在她的推动下,博美犬的体型迅速小型化,成为了贵族女士们争相追捧的时尚配饰。在短短几十年里,博美犬的平均体重从近20公斤迅速缩小到我们今天看到的3.5公斤以下。这种变化速度在犬种发展史上是惊人的,完全是人为选择性繁殖的结果。

维多利亚女王是十分喜欢博美犬的,甚至在她临终前的病榻上,还要求将她心爱的博美犬带到身边。
维多利亚女王的喜爱完全可以说是极大地促进了博美犬的品种发展。1891年,第一个博美犬专属俱乐部在英国成立,并于同年制定了首个犬种标准。1900年,美国犬业俱乐部正式承认了博美犬这一品种。

从博美犬踏上西欧小岛的那一刻起,它们就被打上了高贵、优雅、精致的文化标签,代表着上流社会的生活品味,从此与这些挂上了钩。像出名的音乐家莫扎特,就有一只博美犬,他甚至为他的狗写了一首咏赞。直到今天,在身边、街道上、生活中;在电影、短视频的内容里,我们依然能够看见这种犬类小巧的身影。

【博美犬饲养指南】

博美犬的早期社会化至关重要。在幼犬时期,主人应多带它接触不同的人、环境、声音和其他温顺的狗狗,这能帮助它成长为一只自信、稳重的成年犬。同时,在训练时要使用正向激励的方法,如使用零食和表扬让它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。

不过,这种犬仍在与其他宠物或小孩相处时需要一定的引导:如果家中有年幼的孩子,需要教导孩子如何温柔地与小狗相处,因为博美体型小,骨骼纤细,容易在玩耍中受伤。而对于过于年幼的孩子的某些行为,狗狗也有可能因其而产生应激反应。

而它们也如其他犬类一样需要每日的散步和游戏时间来消耗精力,否则可能会通过更令人崩溃的方式消耗能量,比如啃咬家具和大声吠叫。

由于体型小巧,容易被主人过度溺爱,导致它产生自己才是“老大”的错觉,可能出现任性、固执、甚至对其他狗不善的行为。主人需要树立领导地位,而不是因其体型小而过度溺爱。

📢 博美犬日常护理

毛发护理是饲养博美犬最重要的一环。需要每天梳理,防止毛发打结。定期(约每4-6周)到专业宠物店美容修剪也是必要的。

博美这类小型犬非常容易有牙结石问题,需要坚持每天或定期刷牙,并提供洁牙骨等零食。

严格控制食量,避免肥胖。肥胖会加重其关节和心脏的负担,医治肥胖带来的疾病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。

 

现在,你知道如何照料一只源于欧洲大陆,发扬于英国,溶于文化艺术中的博美犬了吗?

 

👉 关注 爱宠网,获取科学养宠指南!

#宠物大全   #狗狗百科   #宠物咨询   #猫咪百科

扫码进群(如群满请谅解)
长按或截屏保存,再用微信扫一扫
点赞 ({{click_count}}) 收藏 (6)